氣割的基本原理 氣割是利用氣體火焰的熱能將工件切割處預熱到一定溫度(燃點),噴出高速切割氧流使其燃燒并放出熱量,來實現切割的方法。金屬的切割過程包括預熱-燃燒-吹渣三個階段,其實質是金屬在純氧中燃燒的過程,而不是熔化的過程。 切割的條件: 1) 金屬材料的燃點應低于熔點。 2) 金屬的氧化物熔點應低于金屬熔點。 3) 金屬的導熱要差。 4) 金屬要求燃燒時應是放熱反應。 5) 金屬中含有妨礙切割和易淬硬的元素雜質應少。 2、割炬 其作用是將可燃氣體與氧以一定的方式和比例混合后,形成具有一定熱能和形狀的預熱火焰,并在預熱火焰中心噴射切割氧進行切割。 割炬按預熱火焰中可燃氣體與氧氣混合方式不同可分為:射吸式割炬和等壓式割炬。

電焊的焊縫表面與母材的交界處叫焊趾。38、在焊接有色金屬、鑄鐵以及不銹鋼等材料時,通常必須采用氣焊熔劑。39、乙炔瓶的安全是由設于瓶肩上的易熔塞來實現的。40、焊接電弧的引燃方法有接觸矩路引燃法;高頻高壓引弧法等兩種。41、手工電弧焊一般結構選用酸性焊條,重要結構選用堿性焊條。42、氧氣瓶的安全是由瓶閥中的金屬安全膜來實現的。43、金屬的切割過程包括預熱—燃熱—吹渣三個階段。44、在熱處理生產中,常用的冷卻方式有等溫冷卻;連續(xù)冷卻兩種。45、電弧的產生和維持的必要條件是陰極電子發(fā)射和氣體電離。46、焊縫中硫的主要來源是母材、焊絲、藥皮或者焊劑等,所以降低焊縫含硫量的關鍵措施是嚴格控制焊接原材料中的含硫量。47、熔焊時由焊接能源輸入給單位長度焊縫上的能量叫線能量。48、熔池的一次結晶包括產生晶核和晶核長大兩個過程。49、焊后熱處理的方式有后熱;高溫回火;正火或正火加回火等。50、焊接灰鑄鐵時產生的裂紋有熱應力裂紋;熱裂紋;兩種,其中尤以熱應力裂紋更為常見。51、焊件在垂直于焊縫方向上的應力和變形叫做橫向應力和變形。52、對于不對稱焊縫的結構,應先焊焊縫少的一側,后焊焊縫多的一側,可減少總體變形量。53、為了抵消焊接變形,焊前先將焊件向與焊接變形相反的方向進行人為的變形,這種方法叫反變形法。54、散熱法不適用于焊接淬硬性較高的材料。

焊道連接: 一條完整的焊縫,由于受焊條長度限制需用若干根焊條焊接而成,這就出現了焊道連接問題。為了保證焊道連接質量,使焊道連接均勻,要求焊工在焊道連接時選用恰當的方式并熟練掌握。焊道連接有四種方式。 第一種,接頭方法是在先焊焊道弧坑前面約10mm處引弧,拉長電弧移到原弧坑2/3處,壓低電弧,焊條做微微轉動,待填滿弧坑后即向前移動進入正常焊接。 第二種,要求先焊焊道的起頭處要略低一些,連接時在先焊焊道的起頭稍前處引弧,并稍微拉長電弧,將電弧移到先焊焊道起頭處,壓低電弧,覆蓋熔合好端頭處即向前移動進入正常焊接。第三種,是后焊焊道從接頭的另一端引弧,焊到前焊道的結尾處,焊接速度略慢,以填滿焊道的弧坑,然后以較快焊速再略向前熄弧。第四種,是后焊焊道結尾與先焊焊道起頭相連,再利用結尾時的高溫重復熔化先焊焊道的起頭處,將焊道焊平后拉長電弧收尾。